avatar
顽狐智能家居   #Smart home devices

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有5000亿容量,却只有5%的市场渗透率,没有对行业的深度了解和思考是找不到原因的,有幸我在行业里的位置和十年多的经验让我找到了问题的所在,也掌握了解决的问题的关健技术与方案,我的目标是普及真正的智能家居到每个百姓家中。

6 顶

  • 高往北

    我对这个行业不了解,想请教一下你们的硬件是什么?

    侯志新

    再就是大数据与AI在家庭智能上的应用,还是以汽车为例,智能汽车有摄像头、各种传感器,可以收集到车在行驶时的大量数据,再通过算法将分析这些数据,然后依据规则来制订并执行驾驶控制的动作。想想看智能汽车像不像一个人?能看、能听、能感知、能思考、能行动。那么智能家居要想将大数据与AI相结合是不是也要让智能家居系统能听、看、说、感知、思考、动作?如果不能具备这些能力,系统如何获取大量的家庭数据呢?AI没有数据又依据什么工作呢?现有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是将这些功能大卸八块,分散在户型内的各处,就算是不考虑工程量巨大的线路要求,这些功能的分散也使得它不具备硬件平台的能力。我们通过底层技术的革新,使我们新的系统方案更像一个完整的人,为大数据的收集和AI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。软硬的结合就像给家庭增加了一位新成员,它不再是散落的硬件,不再是用起来很繁锁的软件,而是一个了解你的生活习惯,掌控家庭的管家,我们要为智能家居树立一个全新的形像。

    侯志新

    关于智能家居系统的安装与装修发生的关系,因为智能家居系统是相对复杂的,系统中设备碎片化严重,设备数量过多,且安装位置过于分散,这就对家庭内的线路有了一定的要求,也是因为这个要求的存在,多数情况下只有发生装修才可能满足要求。无法进行装修就只能选择一些智能单品,这使得智能家居给人们的印像更多的是某一个产品的智能,但这种智能单品并不能给用户完美的系统体验,只是很多爱好者在尝试,小米的高自光也说过小米的产品多是发烧友在使用。原因主要是现有的系统解决方案中设备的安装调试都很复杂,就算是由单品组成的小系统也不是普通人能玩明白的,更别提产品的维护与维修了,所以停留在了发烧友级别。从这个角度说,智能家居要普及还有很长的路。我们就是想改变这一切,让智能家居拥有智能手机一样的特性,就是上手快,简单,通过功能的高度集成让产品质量与硬件、通迅都变得更稳定更匹配,从而提升系统化智能给用户的体验。只要打通了体验这关,智能家居普及就会很快。

    侯志新

    不了解没关系,站在一个普通用户角度看更直观,今天的智能汽车能自动驾驶自动泊车,可智能家居十几年的发展,却依然没能落地,很多人只是听说过,都不知道智能家居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,十几年了,纵观历史,有什么产品和技术要这么久去普及应用呢?是技术不过关?还是市场不成熟?明显都不是,相关技术在汽车领域如鱼得水,智能音箱近两年的火爆看得出人们对智能产品的喜爱与向往。回望一下我们的家,它智能吗? 在智能汽车这一点上多少能看出家庭智能化的问题,汽车是一个制式环境,完全可以将系统的智能方案套用到量产环节上去。但家庭去不同,每个户型、每户的装修、电路设计、电器选择、人的生活习惯,无一不在影响着智能方案的配套,它是一个因素多变的坏境,应用的智能系统方案的设计也是要订制的。这使得智能家居很难在前装市场有大的做为,只能发力与后装市场。但后装市场又被装修的发生牵制着,所以巨大市场中的活跃人群其实主要是可以进行装修的人群。这样就不难理解智能家居市场大却渗透低了。 那么要想改变这种情况,就要找到家庭的制式特点,通过在技术上的创新,去调整产品的设计,去重新组织智能化的解决方案,将智能家居系统做成不受任何限制的、功能又全面的、价格经济的、易使用的。我们创新的就是这样一种底层的计技,做的就是这样的产品,目标只有一个,就是让智能家居系统就像智能音箱一样,你只要喜欢随时可以买,而且买得起,随时可以装,而且可以自已装,装好就能用,随便是孩子还是老人。

    侯志新

    基于专利技术,设计功能高度集成化的设备,由这种设备组成系统,可以完全免布线,就是说即不用考虑电源问题,也不用考虑数据通讯问题

avatar

侯志新

创业公司
#IoT

十年智能家居行业经验,现在智能家居行业创业,有专利技术,有公司,产品研发进行中详情

顽狐智能家居团队成员
最近浏览顽狐智能家居的人
顶顽狐智能家居的人
顽狐智能家居的工作机会